院士教书匠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7-09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“潮”老头的另一面

    申泮文一生的奖励颇多,在长长的单子里,有两个“第二”。

    第一个“第二”,是1986年,申泮文和另一位老先生合作的一本化学指导用书,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奖一等奖,申泮文完成了书中的大部分内容,署名时却坚持署第二作者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“第二”,是有一年评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,申泮文和一名年轻教师申报的项目都很精彩,评奖委员会有点儿为难。申泮文说了句:“那个项目有20多所高校的老师参与,我让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对他,是很自然的事,没什么名利心,现在的人也许无法理解。”车云霞说。

    生活中,申泮文自称是个“广东厨子”。学生们都有印象,申泮文经常裤子上带着油点子就来上课,不在意穿着,但讲究美食。长孙申平说:“爷爷特别喜欢煲汤,一个星期总会吃上几次排骨汤面。厨艺非常了得,汽锅鸡、酸猪脚、红烧牛尾……都是他的拿手菜,爸爸、姑姑、我都会做这些菜,但是跟爷爷做的相比,味道总是差那么一点。”申泮文还喜欢给学生传授做菜秘诀:“牛肉怎么才能炖得烂?放几颗山里红。”

    这是个很“潮”的老头,有什么新鲜玩意儿都喜欢尝试。有一次,李正名院士的助手问李姝,南开BBS里活跃着一个账号是申泮文,是他开的吗?李姝想也没想:不可能!可回来一问,真是他!80岁学电脑、91岁开博客,用着iPhone6,会微信视频,他喜欢“新”的,正如他对化学的理解:“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化学这样创造出新的物质,所以化学是一个创造新世界的科学。”

    可老先生也有金刚怒目的时候。申平回忆说,爷爷平时对我们比较宽松,但在做人方面极为严厉。有一次,来了一个磨刀师傅,他和表哥淘气,把磨刀石给摔断了。爷爷带着他们登门道歉,赔了对方50元,那可是上世纪80年代。

    锐意改革,有些主张有时并不能为别人所接受。40多年来,车云霞对老师的刚正不阿感触颇深,“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,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做”。

    南开园里,忙着招呼各方悼念人士的车云霞,突然被一个远道而来的女士抱住,一言不发,两个人紧紧抱住,共同怀念一个人。

    “我能理解她,一生受益于申先生的学生特别多。”车云霞深有感触地说。(本报记者 赵秀红)

    本报天津7月8日电